沿著台61線濱海公路行駛,切換著喳喳作響的廣播頻道,直到那頭傳來羅大佑的《鹿港小鎮》,妳將手緩緩放下,隨風輕和著歌,一路向南,直至那曾經繁榮富華的鹿仔港。拐進平常人家的巷弄,在附近鄰居的門前穿梭,兩三樓的平房並立,在妳四周築起兒時外婆家的夢;媽祖廟後方的宮後巷50號,「鹿港,遇見1952」,就靜靜地佇立在這兒,一甲子的光陰。
來到大門前的草皮停好車,眼前的紅磚牆和木條拼出家的模樣,陽光撒下,像看見夏天的風,在院子裡追逐;一旁的隔牆,從下到上,是一甲子歲月的演化。「鈴鈴鈴……」一輛腳踏車在妳身旁輕輕駛過,街坊鄰居親切地打聲招呼,對面的老爺爺坐在門外的籐椅上納涼打盹,一隻貓緩緩經過,這就是平日裡鹿港小鎮的模樣。
踏上二樓的階梯,一步一步,走進重生的歷史;回頭一望,檜木老屋頂,還依舊忠實地守護這個家;為支撐古舊的屋頂,丁大哥特別加強了樑柱,運用馬賽克拼貼磁磚和玻璃磚,在復古老屋內,在新與舊之間,拼出別於一般老屋的斑斕;推開通往陽台的舊式拉門,在陽台眺望宮後巷的老街道,彷彿也看見那無聲的歲月年華;四面透亮敞開的窗,為四張大床曬出最暖的香,讓夜裡的夢,也透進鹿港的日光。
丁大哥把一整棟老屋改造成只交給一組旅人的包棟旅居,不只愜意的客廳、透進日光的臥室,還有完整的廚房,貼心為妳們準備烤箱、微波爐、電磁爐.....,一應俱全的設備就是要讓妳們住老屋也能舒適便利。
早安,陽光飽滿的早晨,曬醒了我們,若不急著離開、不忙著把行程塞滿,不妨跟著丁大哥漫步鹿港小鎮,穿越兩戶人家的小巷道,一路走訪知名景點:桂花巷、龍山寺、鹿港老街、九曲巷……,熱心的他,就像為我們翻讀了一遍歷史課本與最在地的旅遊書。遊走古厝紅磚間,泛舊頹華的老屋上,大紅春聯正訴說著老鹿港人的遙想企盼──「千祥雲集家聲遠,百福年增世業長」,望鹿港的繁榮歲月,代代相傳、世世長承。
鹿港,遇見1952,正用新生的老屋與人情的溫度,邀旅人重新走進鹿港的記憶。
文 Dear b&b
0 Comments